活动回顾|2024暑期国际高校陶瓷交流创作营圆满结束
7月15日至7月29日,2024暑期国际高校陶瓷交流创作营(以下简称创作营)在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圆满举办。本次创作营汇聚了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中国台南艺术大学、武藏野大学、韩国弘益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等十所高校,包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四十五位师生代表、艺术家,以及六位青瓷从业人员,活动形式包括陶艺创作、现场点评、学术讲座、参观考察、展览展示等。
2024暑期国际高校陶瓷交流创作营开营现场
本次创作营由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美术学院)、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龙泉市青瓷宝剑技师学院、龙泉望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国学研究院器道研究中心协力支持。据悉,首届国际高校创作营于2023年在陶都宜兴举办,本届活动移步到青瓷之都——龙泉,旨在推动研究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宣传龙泉青瓷文化,促进人才培养。
参加创作营的师生代表、艺术家与工作人员合照
创作营期间,各院校的师生、艺术家积极开展创作实践,跨越语言限制积极交流探讨,以陶瓷材料为媒介互相学习、协作,通过多元创新推动共同进步。他们不仅展示了独特的个人创作语言和方法,还充分利用了在地资源和产业的优势,围绕青瓷文化进行创作尝试,并参与了柴窑烧制烧成,在作品的形式和创作思维方面都带来了新的面貌。
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创作营交流及制作现场
柴窑装窑现场
同时,参加本次创作营的部分院校教师及艺术家开展了学术讲座,分享了创作经历和经验。其中,中国台南艺术大学的张清渊教授、日本艺术家小出直毅和川尻润从个人创作探讨了陶瓷材料作为创作媒介关键和意义;韩国传统文化大学崔成在教授、韩国同德女子大学朴正根教授以个人创作为切入点,分享了韩国陶瓷产业的背景;韩国弘益大学禹宽壕教授与韩政圻、申昇恩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个人实践中经验和方法。讲座集中体现了中日韩各个院校及创作者的创作思考和行业经验,带来了新的启发,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7月17日讲座内容截图,左上:张清渊教授、左下:艺术家小出直毅、右:艺术家川尻润
7月18日讲座内容截图,左:崔成在教授、右:朴正根教授
7月25日讲座海报,左:禹宽壕教授、右上:教师申昇恩、右下:教师韩政圻
7月25日讲座现场
创作之余,参加创作营的人员还参观了龙泉青瓷大师园、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地,并对龙泉古窑址进行了考察,进一步了解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悠久陶瓷历史和文脉传承。
本次创作营为期15天,不仅活动形式多样,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以结营展的形式宣告了活动的圆满落幕。本次结营展将持续展出至8月29日。
结营展现场
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推动了龙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龙泉当地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也将持续关注国际学术往来,发挥平台优势,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常态化发展。
更多相关信息
敬请关注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的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