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国美龙泉研究院系列讲座——安德烈亚斯:红尾鸲—即兴创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12-31

 

2024年11月21日,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系列讲座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分院金沙讲堂举行。讲座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美术学院)、龙泉市教育局主办,由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分院承办。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特邀驻地艺术家安德烈亚斯·克雷西格,展开了以“红尾鸲-即兴创作(Phoenicurus—Improvised Composition)”为主题的讲座,安德烈亚斯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包括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术的作品,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来自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分院的师生,以及龙泉剑瓷相关从业人员共同参与了讲座。

 

讲座现场

 

本次的讲座以“Phoenicurus—Improvised Composition”为主题,其中“Phoenicurus”特指欧亚红尾鸲这一种鸟类。在龙泉研究院驻地期间,安德烈亚斯发现基地附近有和他家乡瑞士相同的这一鸟类。并表示,这种跨越地域的鸟类是连接他家乡情感与龙泉这片土地的桥梁,通过它能感受到大自然与龙泉地域文化的交融。所以他决定以“红尾鸲-即兴创作”作为此次讲座的主题。

 

讲座现场

 

作为一名不局限于视觉表达的艺术家,安德烈亚斯非常注重作品中的互动性与参与感。在创作时,安德烈亚斯会选择一个切入点不断深入,但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开放的视角,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去解读诠释。有时他会积极邀请观众与作品进行互动,例如在作品中提供给观众喝茶、谈论的空间。同时,在作品场域的建立上,他还通过融入音乐、气味等多元化感官元素进行营造。

 

互动作品——Hydra - Updated

互动作品——I7

 

安德烈亚斯的创作过程往往存在很多即兴的部分,对他而言,联系与随机正是他主要的创作方式,他通过对事物各方面的连接与思考来完成他鲜活的创作,可能是一款游戏中的故障、玻璃工厂边上的废弃玻璃,又或者是特定条件下的光线。因此,他热衷于去接触“未知”,龙泉青瓷中的冰裂纹被他看作是一种随机生成的故事,尽管他对青瓷材料不熟悉,但是他很高兴能有机会与之接触并开展创作。

 

玻璃作品——THE BEACH

现场照片

他谈到,物体本身是普通的物品,是人去赋予物品意义。安德烈亚斯非常擅长使用普通的材料以及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来进行创作,他还会对自己过去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将它们变形、拼接,并借助各种数字媒介来展示。

 

作品——yot

废弃材料作品——NU3898NVJ3F9

作品——Gums

 

本场讲座为在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反响热烈。安德烈亚斯充满想象力与活力的创作分享为从业者们呈现了更加开放式的理解与思考,也为陶瓷艺术领域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部分驻地作品

 

 

 

 

嘉宾介绍

 

 

 

安德烈亚斯·克雷西格  Andreas KRESSIG 

1971年出生于巴黎,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位处理光线和空间的装置视觉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瑞士日内瓦。

 

重要奖项及展览:

2021  雷恩·雷蒙德基金会奖

2006  伯尔尼联邦文化办公室联邦美术奖

2018 《夜画》,身与魂,日内瓦个展

2019  日内瓦艺术空间星际双年展

2022  日内瓦公社住宅和展览

2024  乐趣,工业空间,日内瓦陶瓷,汉堡艺术馆展览

 

 

 

 

 

顶部